“安全感”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而且也都不陌生,说到安全感不一定都是女性所需,还有病人们也会需要的,例如患上了精神障碍疾病的病人们是会存在“不安全感”的。如果不消除患者们的安全感,会影响到对病人们的治疗。下面来解答一下患上精神障碍的人会存在哪些不安全感?
患上精神障碍的人会存在的不安全感如下:
当一个人被别人怀疑自己真的患上精神病时,内心会产生无限的恐慌和不安全感,这种感觉可以贯穿整个治疗甚至康复期,这种感觉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家属和医护人员忽略。
一、入院时的“不安全感”
社会上许多人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和歧视,包括患者自身。在他们眼里那些疯疯傻傻的人才应该去看精神科,自己怎么可能跟他们一样。即便是有的患者怀疑自己有精神问题,也会拼命逃避,始终不愿意将自己与精神病院扯上关系。所以一说要送他们进精神病院,内心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抵触,恐惧,和不安。
还有的新病人因为情感高涨,不安心住院会被约束起来,约束过程中患者会与工作人员产生激烈的肢体冲突。整个过程不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围观的新入院患者都会对此心生恐惧,“原来精神科这么暴力,不听话就强行绑我们!”患者因此会产生不安。
二、住院时的“不安全感”
面对新环境独立生活的恐惧,精神病患者在家里不论有怎样的症状都有家人宠着,疼着,但是一来到封闭病房,只身一人,没有家属陪护,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独立面对生活,没有家人可以依赖,难免会有一丝恐慌。
精神病患者意识状态参差不齐,沟通起来会比较困难,病友之间互相熟悉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一些性格内向的患者会因为陌生不敢与人交流,遇到困难也不敢向护理人员寻求帮助。在此期间患者最容易自己钻牛角尖,加剧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三、病友之间的猜疑与冲突
每一位的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和康复速度都不一样,有的患者会有一些古怪和讨人厌的行为,有的患者有着“令人发指”的过去。患者在相处和交谈之间可能会因为精神症状或者口无遮拦产生猜疑和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酿成恶性事件,带给病人的也是心生愤怒、委屈、焦虑和恐惧。
四、长期住院患者的“不安全感”
长期住院患者一般为强制治疗或者家人不太关心,迟迟不来接出院的患者。这类患者一般意识比较清楚,接触交谈良好,社会功能恢复的也比较好。但是他们内心往往因为长期住院而绝望、焦虑、不安,他们担心自己被家人和社会遗弃了,自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所有的青春与生命都将被消耗在这封闭的病房里面。
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多与其交流,不能因为他们意识清楚就忽视。与其家属联系出院的同时,也要为患者找点儿事儿做,如:帮助护士管理病区秩序,带检查等等,让患者体现出他的自身价值,并适当给予关心和鼓励,让患者在心灵上有所依靠,充满希望和自信,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绝望与不安。
也祝愿精神障碍的患者们能够早日消除这些不安全感,然后积极的配合治疗,回归社会健康的生活。
上一篇:山东省精神障碍医院在哪 偏执型精神障碍发病于哪类人群
下一篇:没有了